从这些故事细节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
发布日期:2025-07-06 06:11 点击次数:83
青春,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形容词,更是一个起而行之的动词。
在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的时代征程上,习近平总书记总是把热切的目光投向青年。关爱青年、礼赞青春,启迪青年、激扬青春。
青春如何不负?青年如何选择?青春怎样多彩?让我们从这些故事细节,感悟总书记的青春观。
【28岁时的人生选择】
1981年底,28岁的习近平作出一个不寻常的人生选择——离开中央军委办公厅秘书的岗位,到基层任职锻炼。这在领导与亲朋好友间引起不小震动。
彼时,大批知青回城,多年艰苦的生活让一些人产生“补偿心理”,耽于安逸舒适的生活。“难道我们这代人就该用这种方式弥补失去的青春吗?”站在改革初起、百业待兴的关口,念及依旧贫苦的乡亲们,习近平同志年轻的心叩问着、思索着。
“在远离他们的地方作愿意为他们献身的清谈,我心里觉得空,不踏实,我感到了一种呼唤。”怀着这样的初心,习近平同志赴任正定,决意到人民中实现自我的价值。
这是1983年,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,临时在大街上摆桌子听取老百姓意见。